香港動漫文化大典

各位好。今天是我在香港動漫文化大典寫作的第一天。我期望透過建立、完善各ACG社群事件的條目,為香港ACG界留下歷史的見證,從而致力於ACG界的名譽恢復運動。


理念[]

由1989年白熱化的宮崎勤事件起,各地在不同時空下開始出現針對ACG界的偏見。雖香港民間在20世紀下葉對ACG界的觀感缺乏文獻記載,且有紀錄以來香港媒體對ACG界的衝擊僅始於2005年的「BL事件」,比內地、台灣等地更早,但慶幸香港ACG界民眾洞悉先機,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有ACG權益維護組織的出現。踏入現今世代,我們應該繼承前輩致力於守望ACG界名聲之精神,促進社會對我們觀感的正向化。為此,我們應盡心紀錄ACG界名聲被侵犯或回復的事件,以期使網民引以為鑑,為ACG界的主流觀念正常化盡自己的一分力量。



方向[]

香港動漫文化大典截至本人履新為止,已有約5年歷史,條目計有89篇[1],規模誠然有限。查大典之公告,可見大典「歡迎大家補完香港動漫遊戲文化相關內容」。因此本人傾向記載由ACG延申出的思想、行為、事件、人物和組織,例如萌萌主義、打Call、2005香港「BL事件」、2009年香港「329御宅族宣言」、ACG同好者維護權益同盟等等。


雖以記載動漫作品為主也未嘗不可,但如此一來我們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與擁有51643篇條目的萌娘百科[2]與擁有11557篇條目的維基百科ACG專題競爭嗎[3]我們能藉此建立獨特性,從而吸引網民瀏覧嗎?我們能整合更多坊間零碎的歷史碎片嗎?加上作品自身有時僅對有關文化起間接作用,主導權乃在網民身上由此我們何不直接記載動漫文化本身?有見及此,我認為以記載動漫作品為主是走冤枉路的。


隨時開放[]

無論如何,我隨時樂意與本大其他編者磋商、合作。如有查詢、討論或合作事項,歡迎在本人訊息牆上留言,多謝!


註釋[]

  1. 截至2018年1月28日上午11時
  2. 截至2018年1月28日上午11時
  3. 截至2018年1月28日上午11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