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動漫文化大典
Advertisement

配音稿,就是用來配音的稿件。

製作過程[]

把原語對白翻譯後,口稿撰寫者必須先「數口」(「數」粵音「嫂」,作動詞),計算角色嘴巴張合的「口數」。例如日文「Arigatou」,以一般人的正常語速讀出的話,就有四個口。

「數口」完畢,撰寫者就要把翻譯改寫成口數相符,並合乎劇情的中文對白,例如「好多謝你」,才能寫出合用的配音稿。否則,一句有四個口的對白,卻只寫了「多謝」二字,就會做成兩個空口,令對白配起上來,與角色口形不吻合。

格式[]

配音稿的格式,一般會先列出「字頭」,字頭即是角色的代表字,多數取自角色的姓名,或其外貌特徵。對白則寫在字頭之後。例如「鳴:咪走呀,佐助!」表示以「鳴」字為代表字的角色(可能是渦卷鳴門),在這裏要說出「咪走呀,佐助!」這句對白。

要求[]

除符合角色個性外,原聲的對白,一般是符合當地觀眾的日常說話習慣。因此粵語配音對白,也以符合粵語的日常說話習慣,讓普羅觀眾感到順耳、自然、生活化為佳。

有些常看網上「字幕組」的動漫迷,把書面語甚至硬譯的對白當成是標準,批評粵語自然的配音對白是譯錯或竄改原作,這種沒考慮普羅觀眾、沒考慮「傳意效果」的批評,並不可取。

配音稿的編輯、修改[]

導配領班收到配音稿後,在開廠錄音前,有可能會先看原聲節目,對配音稿進行修改,使它更符合節目所需。修改的地方,通常會包括:

  • 口語上不夠自然、不夠生活化,並中文語法的對白
  • 口數不合的對白
  • 譯錯、過於硬譯,或不便於觀眾理解到劇情的對白
  • 未足以充份表達角色個性、特徵、人物設定或作品特點的對白

尤其是今天有些動漫劇本,涉及不少專屬領域的用語及知識,更需要這種預先修改。無線版的《涼宮春日的憂鬱》、《爆笑管家》,亞視版的《幸運☆星》等等,都是一些較獲好評的例子。

參見[]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