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動漫文化大典
標籤sourceedit
第19行: 第19行:
 
* 同理,若列表及時間列表不加刪減的話,很難讓讀者對重要事件及人物有快速的掌握。
 
* 同理,若列表及時間列表不加刪減的話,很難讓讀者對重要事件及人物有快速的掌握。
 
* 有些條目的內容實在太偏門及小眾,除了原始作者外可能沒有人改得到或用得到。
 
* 有些條目的內容實在太偏門及小眾,除了原始作者外可能沒有人改得到或用得到。
  +
* 刪除不是壞事,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,使本圍紀項目收錄的內容,更像傳統的優良百科全書。
   
 
但他們的論點並不成立:
 
但他們的論點並不成立:
第25行: 第26行:
 
* 同理,百科全書記載的知識、資訊、史實是否「偏門」、「小眾」,也只是個別編輯的主觀偏見。某編輯對某知識範圍不知曉,他可能會覺得有關範疇的條目都是偏門及小眾,但許多讀者卻不這麼認爲。高擧個人偏見,去判定條目或內容是否夠資格存在,並不是尊重知識的應有態度。
 
* 同理,百科全書記載的知識、資訊、史實是否「偏門」、「小眾」,也只是個別編輯的主觀偏見。某編輯對某知識範圍不知曉,他可能會覺得有關範疇的條目都是偏門及小眾,但許多讀者卻不這麼認爲。高擧個人偏見,去判定條目或內容是否夠資格存在,並不是尊重知識的應有態度。
 
* 在電子百科全書中,要梳理清晰的索引、條目名稱,並無技術問題,只在乎編輯夠不夠細心。在電子版的搜尋功能下,讀者很容易就能找到心目中要找的條目、資訊。相反,若有關的資訊記載被勾銷了,讀者才眞正會經重重困難、花許多時間,結果卻仍找不到要找的資料。
 
* 在電子百科全書中,要梳理清晰的索引、條目名稱,並無技術問題,只在乎編輯夠不夠細心。在電子版的搜尋功能下,讀者很容易就能找到心目中要找的條目、資訊。相反,若有關的資訊記載被勾銷了,讀者才眞正會經重重困難、花許多時間,結果卻仍找不到要找的資料。
  +
* 眞正的去蕪存菁是改善記載得雜亂的條目,使其內容變得清晰有層次。刪除並沒有改善這些資訊,沒有讓讀者更易理解,只是令這些資訊消失,讀者連看到、理解到這些資訊的機會都沒有,其害處多於益處。
  +
* 至於傳統百科全書,它與電子百科全書有許多相異處,也有許多在電子百科全書上已解決了的限制。強求電子百科全書向傳統百科全書體齊,會扼殺電子百科全書應有的空間。
  +
* 傳統百科全書在篇幅限制壓力上,比電子百科全書大得多。以傳統百科全書收錄內容,來篩選電子百科全書的條目,會變成「知識判官」,把一些本來有價值的資訊,用主觀或狹窄的角度,判作沒有價值或價值不足。這不是尊重知識的應有態度,甚至會令關注該些知識的人群感到受辱、受歧視或受不公平對待。
   
 
同時,刪除主義還會帶來以下問題:
 
同時,刪除主義還會帶來以下問題:

於 2016年4月9日 (六) 15:25 的修訂

香港動漫文化大典,是一部紀錄香港本土的動漫遊戲及相關文化之百科全書。本百科全書,是記錄此範疇的知識、歷史、事實、資料之工具書,收集當中的名詞、熟語、地名、事件、人物、史料等等,包含本土所有動漫遊戲及相關文化領域之有關內容。資料充足、完備,不會使人找不到需要的資訊,是一部良好百科全書致力達成的目標。

更重要的是,面對浩瀚的知識和資訊,滔滔的歷史,如此種種存在於世上的事實,誰有資格自視爲判官,憑一己的主觀、偏見,去說哪些知識、資訊、史實是「不重要」、「欠缺關注度」或「不值得收錄」的?誰有權去選擇不尊重某些知識、資訊、史實?

編撰百科全書,是紀錄及梳理知識、資訊、史實的工作。若無尊重知識、資訊、史實的態度,是無法做得好的。因此本大典以尊重事實、資訊與不同觀點作正式方針。但凡是客觀存在過的知識、資訊、史實,不同人發表過的觀點與看法,都應以清晰可讀的文字,以持平公允的行筆,予以紀錄。

尤其本大典是一部電子百科全書,與以紙張印刷的百科全書相比,篇幅問題簡單得多。只要有關資訊能梳理得有條理、清晰,量多絕不是問題。作爲記載知識、資訊、史實的公器,齊全而有序,完備而有章,方爲優質。

方針內容

  • 盡量避免刪除條目或大幅度刪除條目所記錄的內容。這是最後的手段,應在已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才使用。盡可能不以刪除手段來達到目的。
  • 若眞的要刪除條目或大幅度刪除條目,提議者、執行者均必須先經嚴謹查證,證明有關條目或內容符合刪除條件,並且嘗試過所有可行的改善方法均不果,方可提議或執行。
  • 查證與判定有關條目或內容是否需要刪除時,嚴禁以個人主觀看法否定如實資料的價值,說出低貶如實資料之發言。例如,若有某用戶自己對有關資料的範疇並不認識,沒有充份憑證,卻指斥那些資料所述的人或事「不著名」、「不重要」、「不獲關注」、「偏門」、「小眾」等,即干犯本方針。

反對刪除主義

在著名的圍紀項目——中文維基百科裏,有不少維基人抱持刪除主義(deletionism),他們認爲百科全書應以較嚴謹的標準收錄條目、內容。遇上他們覺得不符合標準的條目或內容時,應予以刪除。他們常提出的主張如下:

  • 不刪東西的話,不少條目會有很複雜的索引,比如說:若有不少同名但不重要或不著名的人之人名條目,便會使讀者很難或很慢找到比較重要的人物。
  • 同理,若列表及時間列表不加刪減的話,很難讓讀者對重要事件及人物有快速的掌握。
  • 有些條目的內容實在太偏門及小眾,除了原始作者外可能沒有人改得到或用得到。
  • 刪除不是壞事,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,使本圍紀項目收錄的內容,更像傳統的優良百科全書。

但他們的論點並不成立:

  • 判斷條目及內容的重要程度及顯著性,其實是非常主觀的事。對一些人來說,同名的「John Anderson」,有人覺得是美國總統候選人John Anderson比較有名、重要、值得關注,而有的人會覺得蘇格蘭科學家John Anderson才是比較有名、重要、值得關注。既然這種個別編輯的主觀偏見,就不應將之帶進百科全書的編撰及維護工作中。這不是尊重知識的應有態度。
  • 同理,百科全書記載的知識、資訊、史實是否「偏門」、「小眾」,也只是個別編輯的主觀偏見。某編輯對某知識範圍不知曉,他可能會覺得有關範疇的條目都是偏門及小眾,但許多讀者卻不這麼認爲。高擧個人偏見,去判定條目或內容是否夠資格存在,並不是尊重知識的應有態度。
  • 在電子百科全書中,要梳理清晰的索引、條目名稱,並無技術問題,只在乎編輯夠不夠細心。在電子版的搜尋功能下,讀者很容易就能找到心目中要找的條目、資訊。相反,若有關的資訊記載被勾銷了,讀者才眞正會經重重困難、花許多時間,結果卻仍找不到要找的資料。
  • 眞正的去蕪存菁是改善記載得雜亂的條目,使其內容變得清晰有層次。刪除並沒有改善這些資訊,沒有讓讀者更易理解,只是令這些資訊消失,讀者連看到、理解到這些資訊的機會都沒有,其害處多於益處。
  • 至於傳統百科全書,它與電子百科全書有許多相異處,也有許多在電子百科全書上已解決了的限制。強求電子百科全書向傳統百科全書體齊,會扼殺電子百科全書應有的空間。
  • 傳統百科全書在篇幅限制壓力上,比電子百科全書大得多。以傳統百科全書收錄內容,來篩選電子百科全書的條目,會變成「知識判官」,把一些本來有價值的資訊,用主觀或狹窄的角度,判作沒有價值或價值不足。這不是尊重知識的應有態度,甚至會令關注該些知識的人群感到受辱、受歧視或受不公平對待。

同時,刪除主義還會帶來以下問題:

  • 大典的編輯新手很容易會感到挫折感,因爲才剛寫好的新條目(在他們的眼中當然都有可取之處)很快地被刪除了。
  • 特別在敏感的政治條目中,維基新手若受到被刪除的挫折感,則很容易認定刪除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或個人因素。
  • 讀者看到他們關心的條目或內容遭刪除,意味着有編輯認爲這些資料不著名、不重要、乏人關注、太偏門、太小眾,其存在資格遭編輯否定。這會傷害關注該條目內容的讀者,也傷害百科全書的形象和公信力。
  • 由於刪除是一個有效消除內容的手段,也有可能因爲部份編輯的主觀意見,不自覺或故意地利用刪除,來使百科全書的內容符合他的政治意見或個人觀感,把公器私有化。

因此,刪除主義之弊病顯然易見。事實上,在中文維基百科裏,有關香港和次文化的條目及內容,經常遭刪除派維基人刪去,使用戶再找不到相關資料,亦是這些內容無端負上「不著名」、「不重要」、「乏人關注」、「太偏門」、「太小眾」等罪名——而作出如此判定的維基人,可能根本不是香港人,或根本對有關次文化毫無認識。前車可鑑,本大典並不希望重蹈中文維基百科之覆轍。

若條目現行內容並不理想

在中文維基百科裏,若條目現行內容並不理想,刪除派維基人者每每會刪除有關內容或整條條目。他們聲稱只要這樣做,就不會讓讀者在中文維基百科上,閱讀到質素未達水平的條目。爲求表面上較少質素不理想的條目,就把它們完全砍掉,無異於斬腳趾被沙蟲,亦違反中文維基百科「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」的精神。

因此,若條目現行內容並不理想,編輯應協助改善條目,提升它的質素,而非以井蛙式的態度刪除之。以下方法都可協助改善條目質素:

  • 直接編輯條目,改善條目質素欠理想之處。例如嫌條目太短、敘述疏漏,則擴充、補完之;嫌條目太雜亂,則梳理之,把雜亂無章的內容,梳整作條理清晰、鋪陳有序的記述;嫌條目所列根據、所經查證不足,則協助查證,補上參考根據;嫌行文不中立,只有某一方聲音,則以公允持平的行文重敘之,列出其他方的聲音等等。
  • 在條目中欠妥的句字或段落,以頁面訊息模板作標註,說明該些句子或段落的問題,如:欠缺參照來源,可以使用Template:FactTemplate:Unreferenced;沒指出發言者,則可使用Template:Who模板。
  • 若自己對條目所述認知不足,難以編改該條目內容,或因時間問題等個人理由而並未修改條目,則可在討論頁中說明條目的問題,希望其他編輯協助改善。您也可找尋創建該條目或活躍編修該條目的用戶,邀請他們協助改善條目,只要到有關用戶的用戶頁留言便可。

違反本方針者

但凡有用戶違反本方針,管理員或行政員有權回退其操作,修改其編輯,對該用戶作勸喻或警告。屢次干犯者,可被封鎖賬戶。封鎖時期可由三天至永久,視乎嚴重性而定。

可刪除的條目或內容

若經查證後,確定條目或內容符合以下條件,方可刪除或提出刪除建議:

  • 非事實,例如屬杜撰、虛構的內容。
  • 明確的廣告或灌水。
  • 惡意的侵權。
  • 惡意並且違反事實的中傷、抹黑、誹謗。(如果只是客觀地以第三身角度記述他人言論,則不在此限)
  • 許多人讀後都不知所云的文章或句子。
  • 非本土動漫遊戲或相關文化內容,亦與本大典毫無關係。
  • 惡意侵犯私隱

若有用戶確定要請求刪除某條目、文章、圖片、用戶頁面,請到香港動漫文化大典:待處理條目,開一個新的請求,否則將不獲理會。

與冗贅的分別

本大典尊重事實資料,歡迎齊備的紀錄。然而,這不代表我們追捧內容冗贅。把所有資料一窩蜂傾倒進條目裏,無助於讓讀者認識、了解該條目所描述的人或事。只有清晰、精闢、有條理、有層次的記錄,才可讓讀者明白,發揮本大典的作用。因此編撰者應該注意這點:資料可以豐富,但應鋪陳得條理分明,井然次序,去蕪存菁。切忌雜亂無章,冗贅難讀,胡亂堆塞。